Closer to Politics than Art? 《貼近政治多於藝術? ﹣朱迅「床下底」放映會後記》

《貼近政治多於藝術?﹣朱迅「床下底」放映會後記》

'Closer to Politics than Art?'

(English version will be uploaded at a later stage. Apologize.)

撰文:張嘉莉

By: Clara CHEUNG

27.7.2014

「覺得自己近年來,貼近政治多於藝術。」 藝術家朱迅在7月份的「床下底」放映會中分享到。

實情也是原定於六月的「床下底」放映會,因為該月週五進行之立法會財委會會議要審議東北發展計劃的前期撥款,而順延至7月。朱迅其中一系列正在進行中的攝影和錄像製作,就是以他的視覺語言去記錄重要的民間抗爭。這是否「貼近政治多於藝術」?還是早已經把兩者融會?朱迅解釋到其實也很喜歡如C&G般,有個藝術感很強的空間,不過至今,他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向。令筆者最深刻的是,朱迅興奮地說到很歡喜可以在港大校外課程的金鐘分校任教,因為可以很快去到政府總部,甚至可在校內觀察到政府總部的情況。其實藝術家不單已把政治與藝術融匯,這些種種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7月11日的床下底放映會中,朱迅分享了兩套錄像作品,一是於1993年獲得第一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動畫組金獎、以16米厘拍攝的單格動畫《Toxic Trip》(1991/ 5’30)。動畫運用泥膠玩偶和不同的模型整合拍攝。 動畫播畢後, 有觀眾問及以16米厘製作動畫之過程,而了解到當中的繁複令人更加珍惜這五分鐘的獨立製作。 至於動畫的內容方面則是,講述主角的一天, 被污煙瘴氣籠罩著,原來,毒氣是無處不在的。可憐的是這二十年前篇寫的故事內容,也正好形容當下局勢 ---- 我城除了空氣污染持續惡化,同時也正被白色恐怖的氛圍籠罩著。

7月28日,敢言的網絡媒體《主場新聞》宣告結束,而在街頭巷尾一邊大派禮券、罐頭,一邊呼籲簽名反佔中的擴音器,依然在悶熱的天氣中大聲叫囂。身處在這個被強力統戰的城市之中, 朱迅除了身體力行,用自己最擅長的語言去記錄不同的聲音,同時也嘗試組織更多人一起作獨立記實的工作。

在辛亥革命後「一世紀」的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孫中山起義的革命已達100年,這天,朱迅邀請了60多位90後的年青學生,一起進行全日的錄像拍攝,之後由他跟據時序剪接。當中的拍攝方式很多樣化,有以手機直度拍攝、有以不同的數碼器材拍攝,而內容方面包括早上的金紫荊升旗禮、中聯辦外的遊行示威、與寵物玩耍、訪問寵物及友人國慶日的意義、沉悶的上班情況、做菜、吃飯、晚上的煙花匯演等生活片段。這拍攝計劃是由Kevin Macdonald導演的《Life In A Day》所啟發。朱迅笑言在剪接時同步使用七部電腦,盡量把各人的一天都反映出來。

究竟辛亥革命後一百年,香港﹣﹣這革命發源地起了什麼變化?

影片中有關乎社會運動的東西,但更多的是一般的日常生活,而拍攝者與寵物的交流也為數不少。有觀眾問及作為導師的朱迅在拍攝前的指引有多少,另外也有質疑影片全由學生拍攝,會否不夠全面。朱迅坦言指引極少,不希望有太多限制,而在討論中,也有觀眾很欣賞由年青一輩為主體,認為如果拍攝者包括太多不同人士,反而會令影片失去焦點,觀眾也很喜歡生活化的拍攝美學,與前設的革命主題形成強烈對比,引人深思。

在是次「床下底」放映會的尾聲,朱迅說希望再組織集體拍攝記實行動,更邀請觀眾加入。葉一知老師在7月29日於《獨立媒體》發佈了一篇題為《1984的來臨,暨悼主場》 的文章 ,筆者希望在1984來臨之際,民間自發的力量可繼續努力,逆流而上。